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式对外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备受瞩目的新规定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推出,不仅是为提升电动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更是回应了花了钱的人安全性能日渐增长的关注。
在新标准中,最显著的变化是针对热扩散测试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根据新版规范,电池必须确保在遭受热事件影响的情况下,“不起火、不爆炸”,仍然需要出示报警信号,并且其排放烟气不应对乘员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一改动将大大降低因电池发热引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更好地保护乘员安全。
此外,新标准还明确规定了待测电池的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及整车测试条件。这些详细的技术方面的要求为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清晰的指导,确定保证产品在进入市场前都可以通过严格的安全验收。
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首次新增底部撞击测试,旨在评估电池在遭受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这一举措无疑体现了对电动汽车在日常使用中可能遭遇风险的预判与重视,同时也为车主提供了一层额外的安全保障。
再者,新标准中还包括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测试,要求在经过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确保此情况下电池同样能够“不起火、不爆炸”。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随着快充技术的普及,消费的人在享受到便利的同时也慢慢变得关注安全隐患。
新国标的颁布显示了国家对于电动汽车行业安全性的格外的重视,预计将在未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为合规的产品提供更强的竞争优势。电动汽车作为绿色出行的未来代表,其安全性提升对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消费者购买信心无疑是积极的助力。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消费者对于安全和性能的要求将会趋于严格,明年7月的新标准实施无疑将为推动整个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奠定基础。未来的电动出行,我们将更安全、放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