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28-3350

2026年电动汽车蓄电池新国标实施在即:五大关键变化揭示安全新标准

详细介绍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式对外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这一标准将在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项新国标不仅关乎电动汽车的安全,更是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为您详细地理解阅读这项新规带来的五大关键变化。

  新规对电池的热扩散测试技术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显著修订,以往标准仅要求在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报警信号,而新标准则明白准确地提出必须实现不起火、不爆炸,并规定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消费的人在使用电动汽车时,其安全性将大幅提升。

  新标准详细列明了待测电池的温度要求及上下电状态,确保在各种条件下电池的稳定性。同时,整车测试条件也经过重新评估,旨在提高在不正常的情况下的安全保障。

  新国标新增了一项底部撞击测试,专门考察电池在遭受碰撞后的防护能力。这一变化为电动汽车的安全设计提供了新的依据,使消费的人在发生意外状况时,能够更有保障。

  随着快充技术的普及,新国标对快充后的电池安全来进行了全新考量。规定在经过300次快充循环后,要进行外部短路测试,同样要求电池在测试中不起火、不爆炸,确保在高强度使用后仍然具备高度安全性。

  这一新国标的实施,不单单是对于电池生产企业的约束,更是对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鞭策,推动公司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为广大购买的人构建更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

  综上所述,新标准的实施将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一场革命。相关企业需积极适应这些变化,以保证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消费者也能够因此享受到更安全、放心的电动出行体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