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28-3350

跟着名师去读书丨父母如何表扬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

发布日期:2024-01-09 05:48:29   作者: 环球直播室

  在工作中偶然读到《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一书,书中揭示了思维模式在人们身上的作用机理,告诉我们,在你的思想里,天赋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可否通过努力改变,并决定了你在成功路上能走多远。

  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要处理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有的问题能轻松应对,能够说是小菜一碟;有的问题却让我们感到困难重重,不知道怎么来下手。人都有惰性心理,每当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逃避、沮丧、否定自我,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接下来采取的措施就不完全一样了。人的思维纷繁复杂,但并不是不可认知的。作者将人类的思维归纳总结为两种类型——固定型和成长型。

  固定型思维模式相信人的才智是固定不变的,在人群中倾向于表现出他们的聪明,他们害怕批评,认为别人是在评估自己,因而忽略他人有用的建议。他们在遇到挑战和挫折时,常常选择逃避,以免让自己显得愚笨。他们否认努力的作用,认为如果一个人需要努力,是因为能力不够,是对自己的质疑。面对他人的成功,他们感受到威胁,习惯贬低别人及其成就。因此,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很早就停滞不前。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才智是能改变的,因此,他们拥有强烈的学习欲望,遇到批评时虚心接受,不认为别人是在评价自己,而认为这是好的学习机会,善于从中学习。他们喜欢迎接挑战,遇到挫折不会止步不前,而是坚持不懈度过难关。他们相信熟能生巧,相信努力能大大的提升自身能力,因此不断努力进步。他们欣赏他人的成功,并从中获得知识为己所用,他们常常能取得较好的成就。

  在工作中想要取得成功,思维模式至关重要。成长型思维能让我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而固定型思维却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即便取得了短暂成功,终究是会被它拉下马来。

  书中还讲到,对孩子的教育,和我们的个人成长一样,最重要的是思维方法的培养。

  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不会看到父母头脑中的思维模式,但他们是父母行为的最好模仿者。因此,父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个人的言行把成长型思维传递给孩子。

  家长要学会正确地表扬孩子。作者指导了一项包含几百名学生的研究。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对其能力和努力进行表扬。研究结果为,对能力的夸奖,会使孩子陷入固定型思维模式,当让他们选择的时候,他们对有挑战性、可以让他们从中学习的新任务表示拒绝。他们不想做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缺点的事,以避免别人对他们的才能提出质疑。相反,因自己的努力而被夸奖的学生中,有90%的人希望挑战可以让他们学到新知识的新任务。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表扬方式塑造了孩子的思维模式。正确的做法是表扬孩子付出的努力,而非他的才能。孩子们会明白他们努力的过程可以带给他们成长和知识,而不是仅凭借他们天生的能力。

  面对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家长要做出积极地反应。一个孩子遇到挫折时,如果父母表现得焦虑,或者表现得很关注孩子的自身能力,会更易促使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同样,父母也不能掩盖孩子的失败,这样做的结果反而传递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失败是一件很严重的事。

  因此,当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和失败时,不要焦虑,而更应该表现出兴趣,让孩子从父母的反应中解读的信息是父母把他们的错误和失败视为学习的良机,认为这是一件值得欢迎的事。父母要和孩子一起直面和处理这些挫折,并告诉孩子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此外,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孩子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用自己的行为向孩子传递成长型思维,激发孩子内心成长的源动力,让孩子长久保持学习的热情,正确地看待成绩,从错误和失败中看到自己进步的空间,从而采取努力想行动,达到成功的目标,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让孩子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