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W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是指行车中未打转向灯突然大幅度偏离车道,不正常偏移时,行车记录仪一旦判定行驶路线有异,便会以行车记录仪的显示屏幕提醒驾驶人,并发出声响警告对司机进行警示。这将使司机可以马上采取行动,回到原行车道上。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要由HUD抬头显示器、摄像头、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组成。当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开启时,摄像头(一般安置在车身侧面或后视镜位置)会时刻采集行驶车道的标识线,通过图像处理获得汽车在当前车道中的位置参数。当检测到汽车偏离车道时,传感器会及时收集车辆数据和司机的操作状态,之后由控制器发出警报信号,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大约在0.5秒完成,为驾驶者提供更多的反应时间。而如果驾驶者打开转向灯,正常进行变线行驶,那么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不会做出任何提示。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S (Lane Keeping System)属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一种。它可以在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的基础上对刹车的控制协调装置来控制。对车辆行驶时借助一个摄像头识别行驶车道的标识线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上提供支持。可检测本车在车道内的位置,并可自动调整转向,使本车保持在车道内行驶。如果车辆接近识别到的标记线并可能脱离行驶车道,那么会通过方向盘的振动,或者是声音来提请驾驶员注意,并轻微转动方向盘修正行驶方向,使车辆处于正确的车道上,若方向盘长时间检测到无人主动干预,则发出报警,用来提醒驾驶人员。如果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识别到本车道两侧的标记线,那么系统处于待命状态。这通过组合仪表盘中的绿色指示灯显示。当系统处于待命状态下,如果在Y过标记线前打了转向灯,警告信号就会被屏蔽,认定驾驶员为有意识地换道。该系统主要使用在于结构化的道路上,如高速公路和路面条件较好(车道线清晰)的公路上行驶。当车速达到65km/h或以上才开始运行。
自适应巡航系统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是一项舒适性的辅助驾驶功能。如果车辆前方畅通,自适应巡航(ACC)将保持设定的最大巡航速度向前行驶。如果检测到前方有车辆,自适应巡航(ACC) 将根据自身的需求降低车速,与前车保持基于选定时间的距离,直到达到合适的巡航速度。自适应巡航也可称为主动巡航,类似于传统的定速巡航控制,该系统包括雷达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模块。在自适应巡航系统中,系统利用低功率雷达或红外线光束得到前车的确切位置,假如发现前车减速或监测到新目标,系统就会发送执行信号给发动机或制动系统来降低车速,从而使车辆和前车保持一个安全的行驶距离。当前方道路障碍清除后又会加速恢复到设定的车速,雷达系统会自动监测下一个目标。主动巡航控制管理系统代替司机控制车速,避免了频繁取消和设定巡航控制。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ACC控制单元能够最终靠与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控制管理系统协调动作,使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从始至终保持安全距离。自适应巡航系统适合于多种路况,为驾驶者提供了一种更轻松的驾驶方式。
前碰撞预防系统FCW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是通过雷达系统来时刻监测前方车辆,判断本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方位及相对速度,当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对驾驶者进行警告。FCW系统本身不会采取任何制动措施去避免碰撞或控制车辆。通过一系列分析传感器获取的前方道路信息对前方车辆进行识别和跟踪,如果有车辆被识别出来,则对前方车距做测量。同时利用车速估计,根据安全车距预警模型判断追尾可能,一旦存在追尾危险,便根据预警规则及时给予驾驶人主动预警。
自动泊车系统APA(AutomaticParking Assist)是利用车载传感器(一般为超声波雷达或摄像头)识别有效的泊车空间,并经过控制单元控制车辆进行泊车。相比于传统的倒车辅助功能,如倒车影像以及倒车雷达,自动泊车的功能智能化程度更高,有效的减轻了驾驶员的倒车困难。全自动泊车辅助系统APA,经过控制车辆的加减速度和转向角度自动停放车辆。该系统通过AVM(环视)和USS(超声波雷达)感知泊车环境,使用IMU和车轮传感器估计车辆姿态(位置和行驶方向),并根据驾驶员的选择自动或手动设置目标泊车位。然后系统进行自动泊车轨迹计算,并通过精确的车辆定位与车辆控制管理系统使车辆沿定义的泊车轨迹进行全自动泊车,直至到达最终目标泊车位。
由于汽车后视镜存在视觉盲区,变道之前就看不到盲区的车辆,如果盲区内有超车车辆,此时变道就会发生碰撞事故。在大雨天气、大雾天气、夜间光线昏暗,更加难以看清后方车辆,此时变道就面临更加大的危险,盲点监测系统就为了解决后视镜的盲区而产生的。盲点监测系统BSD( Blind Spot Detection),是汽车上的一款安全类的高科技配置,基本功能是扫除后视镜盲区,依赖于车辆尾部两个雷达时刻监测车辆的侧后面和侧面状态,如果车辆位于该区域内,驾驶员将通过后视镜上盲点警告指示灯和组合仪表获得相关警告提示,避免在车道变换过程中由于后视镜盲区而发生事故。
驾驶员疲劳预警系统DFM(Driver Fatigue Monitor System)主要是通过摄像头获取的图像,通过视觉跟踪、目标检测、动作识别等技术对司机的驾驶行为及生理状态进行仔细的检测,当驾驶员发生疲劳、分心、打电话、抽烟等危险情况时在系统设定时间内报警以避免事故发生。DFM系统能有效规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大幅度的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一系列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特征(如打哈欠、闭眼等),对疲劳行为及时发出疲劳驾驶预警。高精准度的算法甚至能做到不受时间段、光照情况、是否戴墨镜等外界条件影响,始终对司机的疲劳状态进行相对有效管理。当驾驶人员产生生理疲劳状态时,立即发出预警警告,及时唤醒驾驶员,避免严重事故发生。
自适应灯光控制ALC(Adaptive Light Control)是一种智能灯光调节系统。通过感知驾驶员操作、车辆行驶状态、路面变化以及天气环境等信息,AFS自动控制前照灯实时进行上下、左右照明角度的调整,为驾驶员提供最佳道路照明效果。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共由四部分所组成:传感器、ECU、车灯控制管理系统和前照灯。汽车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不断地把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ECU,ECU根据传感器检验测试到的信号做处理,把处理完后的数据来进行判断,输出前照灯转角指令,使前照灯转过相应的角度。汽车在转弯时,重点是要提前看到所转方向的障碍物,根据现实驾驶的经验,车灯一般只需转过0~15°即可,只需要所转方向侧的那只前照灯实现智能转向就可,另一侧前照灯还是保持原来的方向。虽简化了控制,仍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它能够最终靠控制系统能够 显著改善各种路况下的照明效果,提高行车安全。关键字:编辑:什么鱼 引用地址:ADAS的八大功能系统介绍
如今,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受到业界和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注,从第四届新能源汽车电控与BMS技术研讨会、第十届绿色汽车决策者峰会、2018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大会到AETF第十三届亚太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电子技术峰会等等,无一不对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电控、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进行了讨论。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共同来了解一下相关联的内容吧。 而作为连接芯片厂商和汽车厂商的中间方,元器件分销商在其中也展现关键作用,以中国电子行业最优秀的半导体&元器件技术供应商—— 世强 元件电商为例,就在相关研讨会上带来了电驱与BMS完整解决方案,而且由于方案包括了行业7倍运算速度的最高等级MCU电驱等特性,引起了比亚迪等
看到周围的环境 无论是汽车还是公共汽车,无人驾驶汽车都需要摄像头、雷达,也许还需要激光雷达来感知周围的完整环境。使用这一些传感器的组合,车辆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可以检测车辆所有四个侧面的世界。多个摄像机(少则五个,但通常多达八个)是系统的关键。前置和后置摄像头需要灵敏度和快速响应,以帮助交叉交通和碰撞检测,并迅速成为许多汽车和SUV的标准设备。所有环视摄像头的组合为紧急制动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盲点检测、后方交叉路口警报、车道偏离警告/自动车道保持以及即将推出的交通标志识别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因此您永远都不可能超过公布的速度限制。 基本摄像系统 例如,特斯拉汽车上的最新硬件套件使用NVIDIA Drive PX 2处理平台,该
2020年8月28日,中国上海,Ambarella(下称”安霸半导体”)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BA,专注人工智能视觉感知的一家半导体公司),携手智驾科技MAXIEYE(下称“MAXIEYE”)(智能驾驶和智慧出行方案供应商)共同宣布,双方合作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视觉感知方案已在中国前装汽车市场商业化落地,赋能于整车智能驾驶控制功能系统量产出货。 双方合作开发的汽车前视ADAS系统方案是基于安霸半导体的CV22A CVflow® AI视觉SoC,结合智驾科技MAXIEYE自主创新的深度学习算法,以单目视觉实现了测距精度的突破以及三维立体场景构建,以行业领先的高性能视觉感知技术
视觉感知方案 /
佐思汽研对当前国内主流的高算力ADAS域控制器产品和技术信息进行了研究汇总,如华为MDC、大疆ADAS域控样机等。 本文将围绕ADAS域控制器的CPU、MCU、存储、接口等关键器件进行简要分析。 CPU 在CPU选型上,各家域控制器为达到NOP/NGP等L2+级高阶ADAS功能,均在追求大算力芯片,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英伟达Xavier和Orin。英伟达的Xavier和Orin都内置立体双目硬核加速,可以直接硬线输出视差图(Disparity map),还有光流加速模块,立体双目的光流效果比单目好很多,对立体双目企业来说,最核心的软件资产是立体匹配算法,大部分都是半全局匹配,但要真做的好,需要长时间摸索。 英伟达Ori
域控制器关键组件趋势分析 /
慕尼黑电子展一直是全球各界电子厂商的盛会,汽车、航天、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各大厂商都会在此展示最新的技术和产品。飞思卡尔、英飞凌、瑞萨、意法半导体、TE等为业界所熟知的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元器件供应商悉数参展。在汽车电子方面,飞思卡尔带来了一款全新的车窗玻璃升降控制ECU——S12VR,进一步增加了车窗升降时的安全系数。借此机会,盖世汽车网记者向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汽车微控制器市场开发经理杨金晶请教了关于这款新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并对该公司2015年在车身电子方面的研发技术重点做了相应的了解。 飞思卡尔(中国)上海分公司汽车微控制器市场开发经理 杨金晶 MCU高集成化趋势 据杨金
发展,LeddarTech推出全波形Flash LiDAR数据集PixSet
1-5级ADAS和AD传感技术全球领先企业LeddarTech®宣布推出首个用于高级驾驶辅助及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的公开传感器数据集,定名Leddar™ PixSet。该数据集属同类属创,是业内第一个包含LeddarTech的Leddar™ Pixell全波形数据的数据集,Leddar™ Pixell是一款3D固态flash LiDAR传感器。LeddarTech将为学术和研究用途免费提供这一些数据集。 传感器融合技术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提高计算机视觉算法的性能和稳健性。Leddar PixSet让专门从事ADAS和AD技术的学术和工程研究团队可使用现有的传感器数据集来测试和开发高级软件,并可运行模拟而无需组装新的传感器套件或收集自己的数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汽车第一核心市场,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止至今年10月,国内汽车销售量高达1781.58万辆,同比增长13.47%,201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大幅度上升并位居世界首位,下半年也呈持续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愈加迅速,客户对于车辆安全的需求也日益高涨,甚至成为了当前汽车车身电子系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近年来,汽车电子主动安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它将目前以安全气囊为主的被动式汽车安全技术,引入到以半导体微控制、传感器、雷达、视觉影像等先进的技术为基础的主动式汽车安全领域,通过为驾驶人员提供各种预警信息,协助处理车身稳定控制,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从目前的市场现况来看,
奥迪Q7 SUV模拟座舱信息娱乐系统选用Microchip MOST150技术
全球领先的整合单片机、混合信号、模拟器件和闪存专利解决方案的供应商——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近日宣布汽车制造商AUDI AG(奥迪)将在其最新高端Q7 SUV车型的虚拟座舱系统中选用了MOST网络技术。这是继TT Coupe车型之后,Audi再一次采用该技术。具体来说,Audi此次部署了Microchip OS81110和OS81118 MOST150智能网络接口控制器(INIC)。这两款器件可提供150Mbps的性能,支持所有MOST网络数据类型。OS81118还包含一个高速USB2.0接口(PHY/HSIC),可与虚拟座舱的片上系统处理器进行无缝连接。 从20
功能动画演示(ACC/AEB/IPA/BSW/LDW等)
的八大系统
蓝皮书
直播回放: Microchip安全系列21 - 利用TA100-VAO对ADAS和IVI系统的CAN FD进行安全引导和消息身份验证
ADI世健工业嘉年华——深度体验:ADI伺服电机控制方案
解锁【W5500-EVB-Pico】,探秘以太网底层,得捷电子Follow me第4期来袭!
汽车域控制器是一种集成化的控制器,用于管理和控制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多个嵌入式电子控制单元(ECU)。它作为整车电子系统的中枢,通过 ...
议程1 Garrett连接车辆2 以太网在汽车中的应用动机3 攻击面和类型4 汽车以太网安全解决方案5 SOC在安全事件中的作用:IDS、防火墙日志6 与 ...
汽车传感器概念与分类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可以感觉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 ...
为什么需要有车载信息安全?车载信息安全之Secure Boot实现策略
正文在开始讲解安全启动(Secure Boot)之前,我们第一步来简单认识下为什么需要有车载信息安全?为何需要有车载信息安全?随只能驾驶,智能 ...
电动汽车 (EV) 充电行业正在迅速增加。随着消费者、行业和政府要求使用更环保、更可持续的交通工具,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必须更加高效和 ...
Car2 Cloud 驱动未来——利用数据存储驱动汽车行业升级和城市发展
Allegro MicroSystems推出双极输出Power-Thru IC ,扩展隔离栅极驱动器产品组合
直播已结束【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的欧姆龙继电器 /开关/连接器解决方案】
Microchip有奖问答 新品 MCU 独立于内核的外设(CIP)技术解密
万用表,红外测温仪等你来拆!—— EEWorld拆你来玩拆解(第二期)
站点相关: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相关FPGA/DSP总线与接口数据处理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其他技术存储技术综合资讯论坛电子百科
下一篇: 无人机系统的三大主要部分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