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28-3350

FCVC首日观察:守住了关键的“八大件”但却漏掉了碳纤维

详细介绍

  2021年FCVC展览首日,核心区域主要位置被海外品牌霸气用掉大半,但看点全在自主品牌身上。一些突破企业原有边界和想象力的产品出现,着实令人兴奋,“双碳”概念也在潜移默化影响行业。

  部分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前两个月就进入24小时加班加点赶工备货状态,不过在今天的展会上了解到,最终装车的掣肘现已集中到车载供氢系统上。本次展会车载储氢系统厂商数量远超往年,不止一家到场企业对香橙会研究院表示,碳纤维紧缺将最终制约到全年氢燃料电池车辆出货。

  开馆不久,系统厂商风氢扬就发布了一款名为“元极”的通用型系统,宣称可以将系统开发周期降低80%,做到关键零部件兼容。

  “元极”初代开发平台覆盖110kW-130kW系统功率范围,可满足重卡、工程机械、港口机械、 市政环卫等场景应用需求,未来两年计划扩展至300kW以上。

  普适系统的出现,是系统厂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思考,只有经历过足够多的电堆,才有能力开发出普遍适配的系统。

  风氢扬公司表示,在未来系统生态开放化、开发短周期化的趋势中,“元极”能发挥主导作用,做到平台化、标准化、模块化。

  当电堆供应商慢慢的变多,系统厂家需要更快速反应,通用平台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现在谈颠覆也许为时过早,但一定将引得后来者效仿,尝试推出自家的通用系统。系统厂商的生态和生产方式转变,也许会始自这款产品。

  今年“两会”后,“双碳”概念几乎重塑能源行业思维模式,风光电开始与从前不太往来的氢能频繁牵手,电解水制氢储能大放异彩。

  尽管碱水制氢方式目前市占率高,但PEM制氢被视为未来方向。作为氢燃料电池的逆反应,PEM制氢一样需要用到双极板和膜电极。

  让供应链告别零敲碎打,双极板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这次FCVC展会上宣布切入PEM制氢。

  上海治臻今年的展台主打制氢产品系列,为PEM电解水制氢量身定做的金属板首次面世。

  首先,PEM极板是“一板两场”构造,和氢燃料电池的“两板三场”相比,去掉了中间冷却水的场。

  其次,PEM电解槽与氢燃料电池所用的极板基材不同,PEM电解槽用钛板更为合适,板的厚度也更厚一些,

  “本身治臻在精密成型有相当的技术积累,第二得益于我们的高压密封技术,因为电解槽的压力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几兆帕的一个操作条件,对密封的要求比较高。”

  “第三个我们是设计寿命4万小时的涂层。我们离线评估的涂层耐电位能力能够达到2.6伏,一般的产品只能做到2.0伏。再一个电解槽的流场的设计,与我们传统极板的流场设计也有相类似的地方,所以能更好的来做好前端的产品。”这位公司负责人表示。

  “系统厂商怎么样摆脱身份忧虑?”这几乎是所有投资人都会问的问题,花了约3年的时间,重塑股份在2021年FCVC的展台上,终于以一家从核心材料,到关键零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大部分自给的姿态实现转型。

  这是重塑股份首次披露带产品线名称的自产电堆。根据展台信息,“ELECTRA”电堆功率最高可延展至130kW,功率密度达到4.4kW/L,设计寿命3万小时。

  重塑股份定于展会第二天现场介绍“ELECTRA”详细情况,目前尚不知道这款产品的细节。

  不用怀疑的是,“ELECTRA”串起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里面的核心零部件,让公司科创属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储氢瓶组首当其冲,在行业逐渐从III型瓶向IV型瓶切换的进程中,外资品牌的技术优势会凸显出来。没有补贴金钟罩的保护,国产瓶已经身处近身厮杀。

  一些企业代表指出,“八大件”之外不涉及补贴的部件,留给国产势力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多。但在“八大件”环节,中国技术不仅牢牢把握住国内市场,在产品力上也正全面超越外国品牌,已经具备向全球输出的整体实力。

  “八大件”之内,外资品牌基本还处在探路状态。政策迟迟不发,对技术认定卡在什么尺度,大家都吃不准,外资电堆等零部件企业目前不会轻易下场。

  有展商对香橙会研究院表示,日本东丽从去年底开始对出口中国的碳纤维断供,但一些海外厂商却能拿到货,这让中国企业感到压力山大。

  香橙会研究院将氢能行业里的研究成果,结合大数据工具处理,开发出氢燃料电池行业数据库。这一些数据是一手的新鲜数据,是人工处理过的数据,是香橙会研究院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的精华。

  香橙会氢能数据库,先后受到《财经》杂志,《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能源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很多一手数据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等行业界人士引用。

  香橙会研究院以推动氢能商业化为使命,是中国最早从事氢燃料电池行业研究的专业机构。经过多年积累,发展出了香橙会氢能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提供氢能数据、媒体、智库、投行、论坛、展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