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28-3350

【819医师节特辑 ② 】以人民的名义 做健康的卫士

详细介绍

  今年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我院李洁芳、黎卫华、沙莎、吴志强、袁浩、赵倩6名医生获 “长沙市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荣誉称号、李洁芳获“长沙市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德艺双馨优秀医师”荣誉称号、胡金榜、胡炼、员勃、 周美君获“特殊贡献医师”荣誉称号。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先进典型的力量将激励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这些先进典型,听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这位帅哥锅医生真的不错,人特好,说话好温暖人心的……”在皮肤科吴志强医生的诊室,这样的赞誉随时都有,前来找吴志强医生的病人总是络绎不绝。

  个人年门诊量8500人次以上,年会诊800余人次,年手术量200余台次,工作繁重,但对病人,吴志强总是充满了耐心,他用自己的爱心与责任守护着每一位患者。患者潘嗲嗲来找吴志强就诊的时候,全身皮肤大面积破溃、口腔及眼部黏膜糜烂,已经有半个月不能进食,这是极其罕见的疑难重症“寻常型天疱疮”。当时潘嗲嗲浑身流黄水,并散发出强烈的腥臭味。吴志强一边研究最佳治疗方案,一边每天亲自给患者换药,并不断安慰鼓励患者,潘嗲嗲病愈出院,对吴志强赞不绝口。

  五一小长假,吴志强一天看了102个门诊,早已过了下班时间,来了一位从望城区转入的“全身皮疹查因”的病人,当时已经筋疲力尽的吴志强,发现该患者病情危重且有高热寒战等症状,顿时又打起精神立即诊治。通过详细查体及门诊实验室资料,快速诊断为“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这一皮肤科中能危及到生命的严重病例,随即将患者收治入院,并给予最及时有效的治疗,阻止了病情的进展。回到家的他累的倒头就睡着了,家人怎么叫都叫不醒他。而这样的事情,对吴志强来说数不胜数。

  工作10余年来,除了超负荷的门诊及病房工作,吴志强还竭力帮扶医联体基层单位业务工作开展,并把自己的微信留给医联体医生,全时空免费为众多基层医生提供“皮肤病诊疗指导服务”,他也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隙,经常赴社区医院参加各类义诊、查房会诊、授课讲座等工作。10余年无一例医疗事故、无一例医疗纠纷,科室墙壁上一面面锦旗,是吴志强妙手仁心的最好佐证。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千钧一发的生命线,我们正真看到了最美逆行的背影。袁浩,就是这里面的一位。

  1月21日,袁浩便写好了请战书,主动放弃春节休假,报名到发热门诊工作。1月22日,他和其他几位“逆行者”组成了医院第一发热门诊医疗队,开始了如陀螺般高速运转的值守工作。“发热门诊是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的前沿哨所,我希望能成为哨所的侦察兵,为抗击疫情贡献作为一名医生的力量。”袁浩说,自己是一名呼吸科医生,去疫情最前线,是不需要思考的一件事。

  因可能接触疑似病例及未确诊的患者,下了班只能在医院值班室里隔离休息,连续3个多月未能与家人团聚相守。其实袁浩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年三十晚上,他没有和家人视频问候,他默默地在病区为家人祝福,并发信息告诉家人,医院病人特别多,今年春节不能回家,也没时间打电话送祝福。其实,他是担心穿着防护服会吓到孩子,也怕年迈的父母担心。

  袁浩说,穿上了白大褂,悲喜就全系于患者之上。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三个多月,每逢确定患者不是新冠肺炎,因疫情而压抑的沉重的情绪才能得以化解。2月5日,袁浩接诊了一名患者,他是一个社区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一直在疫情防控一线,前几天老父亲去世,都没时间安葬,加上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大,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相关检查结果出来后,不是新冠肺炎,考虑是身体抵抗力差导致的。袁浩也跟着患者松了一口气,反复嘱咐他多休息,病自然就会好。在当天的工作日记里,袁浩写道:“社区工作人员从来就没学过医,却处在疫情防控的最基层,不但要排查可疑病人,还要照顾居民的生活起居,甚至还要受委屈,真心为你们点赞!我们一起再坚持,胜利终会到来!”

  在发热门诊三个多月,袁浩凭借精湛的医术、奉献的精神,及时处置了新冠肺炎的确诊及疑似病例,没再次出现一例漏诊,漏治情况。他也为病人带去了心灵的慰藉,让他们远离恐慌,从容应对。

  “雷厉风行,敢于担当。”这是外科同仁们给予她的评价。“麻醉无禁忌,为手术病人保驾护航义不容辞。”这是她对自己团队的要求。“我们麻醉手术科不轻易推掉任何一台外科手术。”这是她对医院的承诺。她带领团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帮助无数危重患者勇闯手术禁区重获新生。她是赵倩,手术台前,无影灯下,她甘当幕后生命守护者,至今已是第24个年头。

  当前,有更多的超高龄老人接受手术,他们大多数都合并心脑血管和肺的疾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差,但是只要他们有手术需求,有健康的追求,赵倩都会亲自上阵全程呵护患者的生命。今年7月初,一位90多岁的李奶奶摔了一跤——股骨颈骨折,入院时老人同时合并肾衰、心衰和呼衰,奄奄一息。患者的儿女非常渴望给自己的母亲做手术,赵倩了解情况后,顶着巨大的压力为老人实施麻醉。李奶奶进入手术室当天气若游丝,血氧饱和度是65%,但是赵倩没有退缩,她精细地计算物的用量和液体的输注量,细心调节老人的血管活性药物,保持老人生命体征的平稳,出手术室的时候李奶奶精神抖擞,老人的儿女都觉得不可思议。

  赵倩一直强调一台成功的外科手术离不开高质量的麻醉管理和精细的手术护理,而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安全的保障。因此,她带领科室成员每个周五进行业务学习,围绕麻醉领域的最新进展、麻醉指南、疑难病例、外出学习体会等不断的提高大家的知识和水平,科室的麻醉管理质量大步提升。

  赵倩是临床5支部的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心系群众,带领青年医护团队深入靖港、雨敞坪卫生院义诊并实施外科手术麻醉,获得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认可。疫情发生后,她提前结束休假,带头报名去武汉支援。她还特地录制视频发放到所居住社区微信群,耐心细致地教大家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和“七步洗手法”,将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理念送给社区居民,用实际行动彰显在职党员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