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28-3350

麦子禾咨询:业务领先模型之战略意图「理念篇」

详细介绍

  不少企业认为战略意图就是想几句高大上的话,定几个高大上的目标,如果这样想,所谓的战略意图也就是一个形式,一个可能连企业家本人,都认为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事实上,战略意图不仅不务虚,反而是企业的灯塔,是企业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它能够牵引我们走向远方,且不迷失方向。

  业务领先模型BLM之战略意图专题,石头打算写3篇,本篇重点讲讲战略意图的理念理解,第二篇着重讲讲战略意图的思考路径,第三篇讲讲战略意图的案例。

  从BLM来看,战略意图是组织机构的方向和最终目标,要求与公司的战略重点相一致,最好能体现公司的竞争优势。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战略意图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宏伟梦想,它是企业的动力之源,它能够为公司能够带来情感和智能上的双重能量,借此企业才能走向未来成功之旅」。

  这两位大师在过去研究了很多世界级企业,发现这一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当它们规模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树立了要成为世界级领导者的远大目标,两位大师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战略意图。

  如果把战略当做是一场旅行,那么战略意图就是那个远方,重点回答企业要去哪里,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大致方向。

  企业为什么需要战略意图,跟个人为何需要立志,国家要有愿景,主义要有终极目标是一样的。

  战略意图主要有三大作用,给组织提供方向感(工作的方向和路径),给组织提供探索感(工作过程的创造性),以及给组织提供命运感(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战略意图是一个企业走向伟大的必经之路,华为早在华为基本法中就明确了,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必有其一,它指引着华为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际。

  前面石头有提到,战略意图为组织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所以战略意图最核心内容有愿景、战略目标和近期目标。

  这三个部分抽象来看,都可以看做是目标,一个是中长期目标,我们叫做愿景,第二个是中短期目标,我们定义为战略目标,最后一个是当前年度的行动目标,我们界定为近期目标。

  从愿景、战略目标到近期目标,这是一个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战略目标是愿景的里程碑,近期目标是战略目标的里程碑。

  愿景通常是一个能够指导公司5-10年,甚至更长远发展的蓝图,我们为这个最终的蓝图而奋斗,愿景形成共鸣,指引方向,给组织一个奋斗的理由。

  愿景是可以点燃组织的,愿景不是纯粹的逻辑推演,愿景有看得见的部分,也有大胆假设的部分,有些理性部分,也有感性部分。

  战略目标是企业为实现愿景所做的方向选择,是愿景的阶段性里程碑,和公司关键成功要素的描述,时间线年,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强,战略目标可以只看3年。

  战略目标看什么,我们大家可以看三个方面的目标,一个是财务目标(营收、利润、订单等),第二个是市场目标(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全球前三等),第三个是管理目标(也有阐述核心能力目标/关键成功要素)。

  近期目标就是我们BP中的目标,BP中的目标,一方面要承接SP中的战略目标,是战略目标的分解,另一方面来源于年度关键任务(必赢之仗)中的核心指标。

  这些目标通常包括营收、利润、费用、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程度、新产品营销售卖、产能等关键经营指标。

  战略意图是市场洞察的驱动力,它决定了能否有效洞察,战略意图能够为我们的市场洞察,提供更开阔的视眼,而不是局限当前的一亩三分地;有些公司的市场洞察力是OK的,但公司的战略意图是保守的,就有可能会出现看见了但不相信。

  战略意图的焦点在于未来的机会,而非今天的问题;战略意图是用未来推导现在(全局思维、饼型思维),而非现在推导未来(延长线思维、柱形思维)。